中国推广网动态

专业提供新闻公关、品牌传播、互动营销等概念有机整合网络整体解决方案的网络公关营销传播机构。

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新闻软文发布平台,一万多家网络新闻媒体平台,为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广告,软文代写,软文发稿,软文策划等服务

您的位置: 中国推广网 > 软文学院 > 网络营销 >

分析老干妈:“逆营销”下,你不了解的事

2025-07-25

  你在中学饭堂老吃的那个老干妈是如何成功的?她不同意媒体采访,不搞营销。不缺钱,不贷款,即使政府推进也不上市。
8块钱一瓶的辣酱,天天卖出130万瓶,老干妈陶华碧是如何做到的?

分析老干妈:“逆营销”下,你不了解的事

  无广告,不活动,不贷款,不上市,现款现货种种逆营销之举下,老干妈却塑造了一个商业传奇。

  佐餐酱第一品牌的逆营销奇迹

  快消品,特别是调味品行业,大伙都想成为老干妈,又看不知道老干妈。

  8块钱一瓶的辣酱,天天卖出130万瓶,一年用1.3万吨辣椒,1.7万吨大豆,销售额40亿,15年间产值更是增长了74倍。老干妈制造了中国品牌的一个传奇。

  更传奇的还有其 极品经营管理模式。

  不做营销推广,不打广告,没营销,坐在家门口,商家就来抢货。

  不上市、不贷款、不筹资。别的企业到处找贷款,拉筹资,想上市,老干妈却多次拒绝政府的筹资建议。

  现款现货,商家要先打款才发货,现金流充足的让人结舌。

  老干妈口味的各种特点菜遍布大小餐饮餐馆,成为其销售量的又一要紧支撑。

  老干妈的市场奇迹和不走一般路的营销推广策略,让快消品行业看的云里雾里,到底老干妈凭什么这么牛,真的只不过陶华碧老太太的个人商业直觉?

  福来深度解析老干妈种种逆营销现象背后的营销规律,让企业看到老干妈奇迹下,你不了解的营销规律。

  1、真不二价:商品核心策略下的极致客户体验

  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富可敌国的徽商胡雪岩,真不二价是其经商精髓之一,即货真价实,价格稳定。老干妈恰恰是把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本质上,老干妈的所有市场行为和奇迹,都是依托其强有力商品而存在的,它用商品为买家提供了极致的客户体验。老干妈在商品上做出了硬功夫,让低门槛、易跟随的佐餐酱品类有了门槛。

  1.味道即王道,恰如其分的复合口味和最普世口味的抢占。

  对食品而言,味道即王道,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能成为无价之宝,就是因此。

  国内市场上,跟随策略随处可见,超越首创商品也是常事。但,老干妈的销售量冠军商品风味豆豉,热销多年,却无一家商品能与其抗衡。究其缘由,主要由于豆豉是发酵商品,是复合口味,恰如其分的豆豉商品,给人丰富口味,也在餐饮菜肴中被广泛应用,其他企业不是不想跟随,而是达不到老干妈对豆豉商品口味的把握。

  食品之争,非常重要的是口味之争,口味之争第一是抢占最普世的口味。老干妈非常不错的平衡了辣和香,让最大部分买家同意,以至于不少买家一段时间不吃,都会很惦记。

  便捷面之争,本质上就是口味之争,康师傅红烧牛肉多年领跑,就是占据了这一深受最大部分人喜欢的口味,统一直到推出老坛酸菜面,才达成突破,其实就是南方普世口味的崛起。

  2.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严格到苛刻的原材料把控。

  老干妈所用辣椒材料,主产地在遵义,遵义辣椒,曾为出口免检商品。当地为陶华碧供货的回收大户给说,只有大家欠过她的钱,她从不欠大家。给她的辣椒,却哪个也不敢大意,只须出一次错,将来再想与她交道就难了。当地给她的辣椒,全部要剪蒂,一只只剪,如此拣剪过的辣椒,再分装,就没杂质了。

  目前,老干妈与当地联合打造无公害干辣椒基地和绿色商品原材料基地,搭建了一条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绝大多数材料都源自老干妈的自产基地。

  3.保证顾客价值,把品质稳订做到极致。

  一段时间品质好,几个地区品质好都不是难点,难能可贵的是,老干妈卖了这么多年,无论买家什么时间买,在哪儿买,味道都一直如一,这种高度稳定的商品品质就成了一般企业很难企及的竞争优势。

  老干妈独特而稳定的口味,也是其餐饮途径的强大支撑。基于老干妈商品的海量菜品在不少餐厅餐馆随处可见,不少企业都想推出跟随商品,但餐饮对商品口味的稳定性需要更高,由于更换调味品,常常会导致菜品口味波动,而老干妈商品就不会出现如此的问题。

  食品安全备受诟病的当下,真的能像老干妈如此,在企业做大做强,取得市场之后,仍然坚持商品水平一直如一的企业已经寥寥无几。尊重顾客,保障顾客价值的企业,顾客也将以市场回报。

  4.底价不是低质,创造极致的顾客体验。

  低端绝对不是低质。紧紧把握这一点的企业,如牛栏山、如老干妈,才大概成为市场的老大。老干妈的消费人群绝大多数都是中低端买家,但其扎根这一地区,即便目的市场是中低端人群,也创造出极致的顾客体验。

  茅台就曾表示,对行业而言有腰部商品的定义,但对企业而言不是。企业要做专业,无论你是做高档酒、中端酒还是低端酒,好好地做好就好。假如要茅台做低端酒,茅台也做不过二锅头。

  中国企业常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商品获得市场认同之后降本钱,所谓降本钱,大多是在商品材料和工艺上做文章,一次调整或许大部分买家感觉不到,但一再的减少商品需要,将最后致使质变,被买家抛弃。可以说,早期老干妈的不少对手,并非被老干妈打败,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老干妈用过硬的商品力,横空劈出一道鸿沟,没门槛,老干妈给你造一个门槛。

  2、定价也是定位:占位最有利价格地区

  价格总是决定着品牌和目的人群的定位,价格变动,不仅仅是企业收益和销售量的变化,更是品牌定位的转移,特别是企业具备领先市场份额的状况下,提价,总是是给对手让出价格空间。

  东阿阿胶上市后为了更快树立起我们的高档形象,频繁提价,并将途径进行全方位提高。东阿阿胶看上去锐不可挡,但其高档化、奢侈化的转移,恰恰是将中低端买家的市场需要留给了福牌阿胶。福牌正是紧抓这一机会,抢占东阿阿胶留下的空白市场,达成了营业额提高,目前,福牌阿胶的总体销售量已经超越了东阿阿胶。

  以老干妈的主打商品风味豆豉和鸡油辣椒为例,其主要规格为210g和280g,其中210g规格锁定8元左右价格,280g占据9元左右价格(不同终端价格有肯定差别),其他主要商品依据规格不同,大多也集中在7-10元的主流消费区间。基于老干妈的强势品牌力,其他品牌只能选择价格避让,譬如,李锦记340g风味豆豉酱定价在19元左右,小康牛肉酱175g定价在8元左右,要么总价高,要么性价比低,都难与老干妈抗衡。

  这就导致了调味酱行业定价难,低于老干妈没收益,高过老干妈没市场。老干妈的价格一直很稳定,坚守价格定位,价格涨幅微乎其微,不给对手可乘之机,在老干妈本身强势的品牌力下,角逐对手们,要么为了底价致使低质,要么舍弃低端做高档,而佐餐酱品类又非常难支撑高档商品。

  3、买家心智占领:广告的本质目的

  广告的主要为了以占据买家心智而谋求市场,一句可以唤起买家共鸣的诉求,总是成为品牌成功的利器。所以,企业的本质目的是占领买家心智,而非广告本身,老干妈看上去没做过广告,但其已经完成了买家心智的占领。

  1.从学生入手,最易唤起的消费记忆。据心理学剖析,学生年代是品牌最易引起好感和怀旧的机会,北京连锁餐饮新辣道就常常把店铺开在学校附近,在吸引客户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占领买家心智,将来无论这类学生走到哪儿,新辣道的味道都会随着着他们青春的记忆。

  老干妈起家于学校附近的素粉店,无意中已经开始了买家心智的占领。同时,因为老干妈的商品本身物美价廉,作为佐餐酱美味又极为下饭,经济不足的学生群体是其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口味的培养和买家心智教育非常不错融合,不少留学生都把老干妈称为家乡的味道。

  2.品牌符号化。行业常常有人质疑老干妈包装土气,多年来从未更换瓶贴等问题,事实上,正是老干妈多年来的坚持,其包装和瓶贴已经固化为最深入买家内心的品牌符号,甚至成为这一品类的代表符号。茅台推出过无数新产品,但买家最认同的还是其老包装的飞天茅台,觉得这才是总理喝的茅台,是地道茅台。

  3.舌尖上的中国名片。目前,老干妈又早于不少商品,开始走出国门,商品遍布30多个国家和区域。在海外老干妈被叫做留学生必须具备,家的味道,也遭到不少外国买家的喜欢。而且在中国8、9块钱一瓶的老干妈,在海外卖到十几USD,堪称调味品行业的奢侈品,海外途径的销售量现在还无从得知,但这一步的跨出,老干妈已经成为舌尖上的中国名片。

  4、市场布局:从地区策略依据地到全国扩张

  广州是老干妈最早爆发的地区市场,而后逐步扩张到全国,这也是福来一直倡导的,先做好地区市场策略依据地,继而复制全国。老干妈和一般企业有什么区别就是,绝大多数企业是经过行情分析选择地区策略依据地,而老干妈是通过自然选择,第一爆发了广州场。

  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龙洞堡成为贵阳南环线的主干道,途经此处的货车司机日渐增多,他们成了便宜餐馆的主要客户资源。陶华碧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首次发挥出来,她开始向司机免费赠送自己家里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大受青睐。

  正是货车司机让老干妈好似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撒向全国,并在最适合的地方扎根成长。当时,以广州为代表,很多农民工进城,老干妈正符合了他们的口味和价格,于是第一在广州场获得销售量爆发。继而渐渐达成全国扩张。

  5、现款现货:硬通货下的商家方案

  老干妈的商家方案极为强势:

  1. 先打款后发货,现货现款。别的快消品都在尽力把货压在商家手里,而老干妈的商家需要先打款,才能拿到货,甚至打二批货款的时候,才能拿到第一批的货,现金流充盈,让各厂商叹为观止。

  2.以火车皮为单位,量小不发货。

  3.没政策支持。老干妈没广告,没活动,自然也不会给商家政策支持,而且收益空间非常低,一瓶甚至只有几角钱。

  4.大地区布局,一年一次商家会。为了维护商家,构建商家互联网,快消品企业大多数要维护数目庞大的商家,每年都要召开各种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商家会议,会议上以各种形式极力讨好、回报商家。但老干妈一年,甚至两年才开一次商家会,一个省,或者几个省一个商家,这种情况下,甚至还在进行省区合并。

  那样问题来了,老干妈这样强势的商家方案,底气何在?商家为何会同意这类霸道的规矩?缘由还在商品上,老干妈把商品做成了硬通货,只须能拿到货,就不愁卖,而且流通速度快,风险小,是商家收益的靠谱保障。

  6、途径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深度和广度

  两千年初,绝大多数企业像王致和一样,坐在家门口等各地大小商家前来采购,没物流运输等各项服务,没一批、二批之说,更没经销互联网。企业就是一家批发商,各地商家只管来进货,拿回去如何卖,企业也不关心。这一阶段中,因为路途问题,南方商家较少来北京采购,等到王致和有意识布局南方市场,却为时已晚。

  老干妈当时选择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路子,只选择大地区商家,并负责物流运输,地区商家为了达到销售目的,就需要进行二批的开发布局,渐渐形成了经销互联网遍布地区,便利店、商超,甚至菜市场的局面,老干妈商品随处可见,目前更是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老干妈先一步完成了途径互联网布局,形成了健全的商家互联网,商品随处可见。大地区经销方案也让老干妈的招商变得极为轻松,一年一次招商会就能解决。

  老干妈背后的什么时间启示

  1.老干妈的成功是商品思维的成功,商品是所有营销的源头。那种一杯水卖出天价的浮躁思想,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像可口可乐、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双汇火腿肠等商品力过硬的商品为基础,营销才能发酵出奇迹。所以,食品企业要真的在商品口味、包装、规格、定价等各要点上下足功夫,塑造真的符合消费需要的商品。

  2.不可以把营销等同于推广和广告。营销的目的是让销售成为多余,是在销售以外做点什么的事。不少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事实上却是一个品类的隐形老大,深层次的营销是未必要做非常大力度的推广,以整理之力达到市场目的才是重点。

  3.以买家为中心,即便定坐落于中低端市场,也可以提供极致的顾客体验。商业需要回归其本源,即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客户。

  4.做企业要有耐心,能坚持,经过时间的发酵,以前看上去普通的商品和品牌就有了价值。企业要充分敬畏和尊重市场成长规律,有长期经营心态,一味追求短平快,会让企业栽大跟头。老干妈坚持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坚持不上市,不被资本绑架,反而取得了市场的尊重。

  5.企业获得市场优势之后,商品力+价格空间成为定位的重点原因,提升价格的确可以提升企业收益,但同时也会为对手让出价格空间。

  6.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企业的话语权。老干妈在产业链上的强硬,来自于其不可替代的商品力。所以,单纯羡慕老干妈的强硬作风毫无意义,重点是怎么样塑造我们的核心优势。

  7.在当时传播条件限制下,老干妈不做推广依赖口碑逐步积累,并未使其丧失市场先机,经过时间酝酿,收获了惊人的市场爆发。世易时移,面对目前的传播大爆发,企业不可盲目复制无传播的营销做法。